2012年“蛟龍”號7000米海試圓滿成功,也印證了翁震平當年的預言。而這還僅僅是702所正在進行的海洋裝備研究項目之一,在“蛟龍”號的基礎上,翁震平還規(guī)劃著建設深海移動工作站,“它能載更多的科學家,能比‘蛟龍’號的工作時間更長”。
2013年7月19日,在圓滿完成南海第一航段任務之后,“蛟龍”號潛水器從廈門再度揚帆,迎來一次長達兩個月的遠征,以完成赴東北太平洋進行科學考察及試驗性應用航次二、三航段的任務。
望著“蛟龍”號在雨中漸行漸遠的背影,中船重工702所(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所長翁震平稍稍松了一口氣。作為“蛟龍”號主要設計生產(chǎn)單位的掌舵人,針對“蛟龍”號此前7000米海試中存在的問題,翁震平在過去的一年里剛剛帶領702所的科研人員們,完成了一場漂亮的優(yōu)化升級攻堅戰(zhàn)。
翁震平是“蛟龍”號屢次順利出海深潛及702所其他重大科研項目中繞不開的一位功臣——大到搞所里的科研體制改革、確定科研方向以及整合相關資源,小到不拘一格降人才,為科研項目的宣傳、推廣與合作而奔走于全國各地。為保障702所科研方向順利前進,翁震平鞠躬盡瘁。
對他來說,702所寄托了自己懷揣了多年的夢想,一個有關中國海洋裝備事業(yè)的夢想。在實現(xiàn)夢想的過程中,他有過榮譽也曾有過失落,翁震平卻選擇將這些統(tǒng)統(tǒng)拋諸腦后,一心一意搞海洋裝備科研。
滄海橫流間,印刻了翁震平對待海洋裝備事業(yè)的堅毅態(tài)度。
“遠”與“深”
就在此番“蛟龍”號再次遠航的一個月前,《科學中國人》雜志剛剛評選出了年度科學人物,翁震平與院士王小謨、薛其坤等人一同當選。
但翁震平似乎無心留戀這一殊榮,剛剛結束北京行程的他,立刻返回了位于江蘇無錫的702所,在組織了深海裝備發(fā)展研討、布置了綠色船舶研究等一系列工作以后,隨即動身前往國外作技術交流,而在7月19日“蛟龍”號出海前他又在廈門忙碌了一個星期——連續(xù)一個多月,翁震平的工作幾乎沒有間斷。
翁震平并不算太年輕,他敢于這樣“拼”的理由簡單且實在:為了建設海洋強國。
“無論是從近代歷史上看,還是從我國的現(xiàn)實需要來講,建設海洋強國都是我國發(fā)展的必然選擇!苯衲陣液Q缶衷诮K召開“建設海洋強國座談會”,翁震平是唯一一個從不靠海的城市來的參會代表。
建設海洋強國應“強”在何處?技術人員出身的翁震平堅信海洋裝備的強弱,對一個國家的海洋實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他的海洋裝備科研哲學中,“遠”和“深”是最重要的兩個字。
“如果我們國家的海洋裝備能夠在遠海運行自如,在深海也潛行自如,那么保護海洋環(huán)境、保護我們的海洋權益、和平開發(fā)利用海洋資源,海洋強國就不僅僅是一個夢想,而是不遠的現(xiàn)實!
從21世紀初開始,全球船舶工業(yè)重心逐漸向中國轉(zhuǎn)移,中國船舶制造行業(yè)也一片大好。在這一時期的2007年,翁震平走馬上任702所所長,當時的他清醒認識到,在中國從造船小國成為造船大國的過程中,702所發(fā)揮的作用很小,但這并沒有打擊到他的信心,翁震平對同事說:“接下來,702所必須在中國從造船大國向造船強國的轉(zhuǎn)變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這并非一句空談,成立于1951年的702所,有著一代代海洋裝備拓荒人留傳下來的科研理念以及一大批先進的科學實驗設施:有我國規(guī)模最大的深水拖曳水池、我國惟一可在穩(wěn)定回轉(zhuǎn)角速度下進行模型水動力參數(shù)測試的大型旋臂水池等20余座國際一流試驗設施和兩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級檢測中心,這些都是翁震平的信心來源。
2012年“蛟龍”號7000米海試圓滿成功,也印證了翁震平當年的預言。而這還僅僅是702所正在進行的海洋裝備研究項目之一,在“蛟龍”號的基礎上,翁震平還規(guī)劃著建設深海移動工作站,“它能載更多的科學家,能比‘蛟龍’號的工作時間更長”。
同時,為了讓耗能更低、跑得更快的船舶更多、更遠地在世界各個海域航行,翁震平正和702所的研究員們馬不停蹄地進行有著中國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綠色船舶研究。
“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如果有一天北極海運航線開通,中歐之間的海運成本將大幅度降低,為中國研發(fā)出能夠承擔這一任務,又符合節(jié)能減排綠色標準的船只,也是我們所的目標。”
丹麥船運公司Nordic Bulk Carriers就曾于2011年嘗試“破冰”北極航線,該公司稱,經(jīng)由俄羅斯北部向中國運貨的成本,比取道蘇伊士運河降低三分之一,航行時間也縮短近一半。
(來源:中國科學報)